? ? 農(nóng)歷十二月初八,俗稱“臘八”,是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成道紀(jì)念日。據(jù)北傳佛教經(jīng)籍記載:這一天,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,夜睹明星,豁然開悟而成正覺悟。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后,寺院在此日都要隆重舉行祝圣法會,并在清晨用豆類、干果和大米熬成粥,先供佛及僧,再將粥分施給貧民,名之曰“臘八粥”。這便是該粥得名的由來。
??? 唐代禪宗九祖百丈懷海(720-814年)大倡“農(nóng)禪并重”家風(fēng),僧侶們耕田種地,自食其力。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成果,使“臘八粥”豐富多彩。粥中,有從千年銀杏樹上采摘的白果,有僧人栽種收獲的糯米、花生、芝麻、綠豆、黃豆、紅豆、蠶豆、芋艿、蔬菜等,并加入桂皮、茴香、生姜等溫里散寒,健運脾胃的調(diào)料,令人垂涎欲滴。
??? 值得一提的是,熬“臘八粥”時絕對不能放蔥蒜,因蔥蒜屬“五葷”,富于刺激性,食后口臭??诔裟钫b經(jīng)咒則對佛、菩薩不敬,故早為佛教所戒。
??? 隨著佛教影響的逐步擴大,“臘八粥”傳入民間,成為一種盛行的食品。南宋大詩人陸游(1125-1210)曾賦詩:“今朝佛粥更相饋,反覺江村節(jié)物新?!笨梢娕D八粥在宋代已作為饋贈品了。明初陳耀文在《天中記》里亦云:“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,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(七寶是指核桃仁、松子仁、板栗、黃豆、柿子、小米、蘑菇),謂之臘八粥?!?br/>??? 正宗的臘八粥,色紅味甜,其做法是將糯米、紅豆、大棗、苡仁、蓮米、桂圓、核桃、花生、板栗等加水熬成,最后以糖調(diào)味。舊時有錢人家還要在粥面上用糖面上用糖汁澆成“?!弊?,再饋送親友。但南方也有以大米加入食鹽及各種時令蔬菜、黃花、木耳、菱角、荸薺、白果、板栗等合煮一鍋者,名之曰“咸臘八粥”。
??? 臘八粥取材方便,制作簡單,營養(yǎng)豐富,實為冬令滋補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