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 瓜 得 瓜
(陸忠培)
????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和“惡有惡報,善有惡報”是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,這兩句話聽似平淡,其實則是大智大哲的佛語。
????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這句話講的就是因果關(guān)系,你種下去的瓜種和豆種是因,所結(jié)出的瓜和豆就是果。這就是比喻你行善、作惡是因,所得的善報和惡報就是果。
????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規(guī)律,整個佛法理論體系,都是以因果為基礎(chǔ)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學、科學也都談因果。這就充分說明一個道理,那就是你作什么因,必然受什么果,因果報應則是時間遲早的問題??墒侨藗冇捎谌狈Π闳糁腔?,對因果總是不能正確認識,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,所以對人生中的因果現(xiàn)象執(zhí)著迷離,甚至怨天尤人。例如,在日常生活中,往往能聽到或看到好人遭厄,壞人得意;好人夭折,壞人獲壽;好人貧困,壞人富貴等現(xiàn)象,總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。這時,有的人就認為,好人常吃虧,好人做不得;有人認為,“死生由命,富貴在天”,窮富壽夭都是命運之神主宰其間的;有的人怨自己投胎不準,沒有投個富有的爸爸、媽媽;甚至遇到煩惱時,怨天怨地。更多的人盼望好果而忽視善因,只希望自己有財運、有官運、有美好的家庭,有健康的身體等好果,可就不注重在修善因上下功夫。他不知道財運、官運、美好家庭、健康的身體從何而得,各種煩惱又從何而生,說穿了,還是對人生因果定律撲朔迷離。
????如何正確地把握人生,正確認識人們在生活中的因果現(xiàn)象,從根本上來說,只有佛家因果人生觀才能說明問題,佛教最本質(zhì)、最核心的,就是在于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?!边@就是說你如果種下去的是瓜,絕對不會收到豆;你種下去的是豆,那就決不會收到瓜?!峨s阿含經(jīng)》說:“你所播下的種子,你便由此收到同樣的果子;做善的人收到善的,做惡的人收到惡的;播出來的是什么種子,你便嘗到什么果子?!薄独銍澜?jīng)》第八卷就這樣說過:“如是惡業(yè),本自發(fā)明,非從天降,亦非地出,亦非人與,自妄所招,還自來受?!币蚬麍髴遣灰匀藗円庵緸檗D(zhuǎn)移的客觀規(guī)律,對于善與惡,一是: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,時辰一到,統(tǒng)統(tǒng)都報;二是業(yè)報輪回,三世因果,今世窮通貴賤,由前世所種的善因惡因決定的,今世所種的善因惡因,又影響來世的窮通富貴。請你記住這首偈:欲知過去因,現(xiàn)在受者是。欲知未來果,現(xiàn)生作者是。
????《瑜伽師地論》第30卷曾經(jīng)這樣說過:“已作不失,未作不得?!边@說明了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必然導致相應的結(jié)果,所謂‘一念之差,吉神隨之;一念之惡,厲鬼隨之”。所種下去的因,在沒有得到結(jié)果之前,不會自行消失,反過來,如果不去造作一定的因,那么也就無所謂相應的結(jié)果了。
????何謂因果呢?因是因緣,果是果報。因緣生萬法,是佛法中的重要理論。因是事物的本源,緣是一種助力,果報是后來的結(jié)局。由因得果,全是緣的力量助成,就象種的瓜、豆需要土壤、陽光、空氣、雨水一樣,所以緣對于因的關(guān)系十分重要。
????果報的果,可以分成現(xiàn)果、來果、后果三種。在現(xiàn)生成熟招果的,叫現(xiàn)果;在來生成熟的,叫做來果;在后多生成熟的,叫做后果。果報先后,其原因有兩種:一是因的力量有遲早,如瓜的種子和桃的種子同時種下,瓜籽當年就可以結(jié)成瓜果,而桃核出生須經(jīng)三、四年才能結(jié)桃;二是力量的強弱,如土壤不良、陽光不足、空氣缺乏、水分不均,那么種下的瓜和桃的成熟自然就要延遲。
????有些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定理,懷疑因果的可靠性和必然性。有的人說,摸彩票,一下子就中了大獎,這與因果有什么關(guān)系,還是純屬偶然?按照因緣果報定理,絕對不是偶然的,是因為中獎人命中就有這份福報,所以才會中獎,如果命中沒有這份福報,那是不可能中獎的。摸彩中獎,看似偶然,其實并不偶然,也就是說,人生的一切,都逃不出因果。佛法認為: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因果的支配下而發(fā)生、存在或消失的,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偶然的。還有的人認為,因果倘是可靠,何以眼見世界許多作善的好人,不得好死或受到苦報?而那些作惡的人,反而晨夕享受,過著富裕的生活?歷史上岳飛被秦檜所害就是個例子。要說清眾多問題和道理,只能用三世因果的眼光看,就是很簡單的了,即好人今受苦報,是因為他過去所種的惡因,今已緣熟,須先受苦果,而今生雖作好事,善因薄弱,善緣未熟,要待來生,才受好果。反之,惡人作惡反得好報,也是這個道理,因為他前生種的善因已經(jīng)成熟,先享福報,今生所造的惡業(yè),因緣未熟,苦報還在來生,他的苦報不管怎樣都逃不了的?!耙蚬筋^總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?!边@句話我們?nèi)ド钏及伞?br/>因果定律還有兩個特點。
????一是因果不會消滅,除非你不作因,如作了,不論是好還是惡,種了永留識中。我們?nèi)擞邪朔N識,第七識叫末那識,第八識叫阿賴耶識。當一個人行善作惡后,第七識就把你作的善惡分別送入第八識,第八識就好象一個“倉庫”,善緣惡緣成熟一個報應一個,一個也不會漏。所以說,你如作了壞事,你能瞞天瞞地,但就瞞不過自己的第八識,善業(yè)惡業(yè)不會毀滅,遇緣便起現(xiàn)行招受果報。
????二是善惡不相抵消,已種惡因,分受其報,不可以再作點好事就想把己作的罪抵消掉,不過多作善事,多增善緣,使惡報由重轉(zhuǎn)輕,所謂“重報輕受”,這是可能的。同時由于善緣增多,惡緣漸減,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辦法。人生在世,多作善事還是極為重要的。
???? 明白了因果道理,就會知道“各有因緣莫羨人”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,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,不必去羨慕他人,自己的命運完全要靠自己來改造。我們還要懂得人生是無常的,今天貪得無厭,也可能明天就淪為囚犯,今天的橫財富翁,明天也可能成為乞丐……世間的許多榮耀都如曇花一現(xiàn)、過眼云煙。反之,一個貧窮的人,只要勤奮努力,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。我們明白因果的道理、無常的道理,就會懂得如何設(shè)計自己的命運,改變自己的人生??偨Y(jié)一句話,人生不會脫離“種瓜得瓜、種豆得豆的”之道。
摘自《寒山寺》